今夕何夕兮,国乐合鸣时。金年会民乐系首届实践艺术周系列运动之“‘弹丝品竹’民乐系师生音乐会”于5月7日在金年会大音乐厅乐成举行。此次音乐会由金年会民乐系师生配合泛起,充分体现了民乐系师生优异的专业能力以及热情活跃的学术气氛。
1.《打枣》唢呐:郝翊均、刘思嘉、张媛媛、蔡承薇妮。笙:庞雯瑄、廖御竹、周子杰。竹笛:夏千毓、李正骅。攻击乐:张婷钰、周紫莹、张义成、郑洋。
指导西席:郑杰修
音乐会在奏乐乐重奏《打枣》中拉开序幕。该曲生动滑稽、热情豪爽,由唢呐、笙、竹笛、攻击乐专业等十三位同砚配合完成演绎。
2.《云风》二胡1:杨骐铭、雷振华、袁书怡。二胡2:饶晨、唐亚、廖心悦。中胡:刘聪、陶李琛、范紫萱。大提琴:原野、赵冰。
指导西席:梁云江、郭小琴、侯少哲、舒虹、黄小玉
第二首乐曲,弓弦乐合奏《云风》,王瑟作曲,由二胡、中胡、大提琴相助完成。
3.《韶华》竹笛:郭伟迪、琵琶:黄天意、二胡:刘乙江、中阮:丁雨涵、古筝:杨靖雯、攻击乐:夏林子曦、马铭晨。
指导西席:夏毅
第三首乐曲,民族室内乐《韶华》,金年会夏毅副教授作曲。此曲是为2022年第31届天下大学生夏日运动而作。“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”,表达出作者对逐梦人的致敬,体现出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,曲风优美生动,充满生气。
4.《中花六板》扬琴:李雪梅、正弦:刘雅兰、侯少哲、反弦:郭小琴、古筝:周天丽、琵琶:佘豆豆、龚婷、竹笛:陈冉、中阮:沈非、刘晶、笙:晏景晟、攻击乐:唐梦璇。
第四首乐曲,江南丝竹《中花六板》,由沈凤泉整理。这首作品的母曲是 《六板》,《六板》也称《老六板》。乐曲高雅、柔婉、醇厚、华美,由民乐系西席配合完成演绎。
5.《在那遥远的地方》二胡:李艳菊、张天媛、中胡:袁筱、张思程、古筝:汪源、王梓洁、琵琶:丁雨涵、杨润佳、扬琴:吴昊然、中阮:胡钰悦、竹笛:邢书涵、彭翔宇、攻击乐:夏林子曦。
指导西席:林怡
第五首乐曲,民族室内乐《在那遥远的地方》,由李博禅改编而成。此曲融合了汉族、哈萨克族及维吾尔族等地的音乐气概,以奇异且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音色,描绘出我国一带一起上浪漫的恋爱故事。
6.《云南回忆》二胡:宋华美、扬琴:付雅露、大阮:刘晶、笙:晏景晟、筝:张吟。
第六首乐曲,民族室内乐《云南回忆》第三乐章——机械快板,刘星作曲。此曲以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为素材,突破了民乐古板的技法,融合了西方古典音乐和声与爵士乐的节奏,将前卫的音乐气概与中国古板乐器完善团结。由民乐系西席配合完成演绎。
7.《茶马》二胡:李艳菊、中胡:刘乙江、琵琶:黄天意、丁雨涵、大阮:胡钰悦、笛:张褀跃、彭翔宇、笙:闫亚明、扬琴:马铭晨、古筝:周宇宁、攻击乐:向虹霏、夏林子曦。
指导西席:夏毅
第七首乐曲,民族室内乐《茶马》,李博禅作曲。滇藏地区的茶马古道始于唐,乃吾国“南丝绸之路”文明撒播与交流之主要走廊。除此之外,茶马古道亦是一条增进民族融合的情怀之路。此曲融合了多种艺术体现形式,蕴含着富厚的民族文化元素,由民乐系十二位同砚相助完成。
第八首乐曲,民族管弦乐作品《苏醒》,由夏毅先生作曲并指挥,金年会青年民族乐团泛起。作品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时间脉络:从星星之火到天下解放;从一穷二白到刷新开放;从脱贫攻坚到民主兴旺;从安身立命到再创绚烂,表达新中国建设以来的70余年间所爆发的排山倒海的转变。讴歌我党的准确向导,和对未来更好明天的期盼。
音乐会最后进场的是民族管弦乐作品《七彩之和》之第一乐章《绿·风之歌》。张朝作曲,由夏毅副教授指挥,金年会青年民族乐团泛起。此曲体现了民族协调相处的文化内在与精神,并接纳了大宗拟声性的技法,以富有特色的和声,描绘了草原民族的魅力。
本场音乐会总共上演了九首差别音乐气概、差别艺术形式、差别精神内在的乐曲,充分展现了金年会民乐系师生优异的精神风貌,谢谢他们带来了一场高质量的视听盛宴。今夕何夕兮,国乐合鸣时,时光停摆,民乐归来!“‘弹丝品竹’民乐系师生音乐会”已圆满竣事,期待接下来的民乐系艺术周系列运动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!
地点:成都会新生路6号
邮编:610021
电话:028-85430202
传真:028-85430722
地点:成都会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
邮编:610500
电话:028-89390026
地点: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
电话:028-83436048